戒茂斯上嘉明湖(from Jiemaosi to JiamingLake)三天兩夜的行程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天,上一集(第二晚)在獵寮營地過夜;不同於第一晚的新武呂溪營地是在山林的溪谷裡,周圍都有樹可以擋風,獵寮營地是在開闊的溪谷裡,整晚風又很大,帳篷搖一整晚我都以為外帳被吹走內帳也快不保了,還好早上起來一看,外帳都還在;可能我又睡在帳篷的上風處那邊,躺在那邊三不五時就被帳篷打臉,一直睡睡醒醒的,感覺好像沒什麼睡眠似的。
先來看一下在行程表上今天的預定行程吧。
Day 03(2022/02/05)
04:00 早餐
前一天晚餐時,嚮導王棟慧大哥就宣布了今天早上的行程:四點吃早餐,四點半出發,所以我們這間房就決定設三點半的起床鬧鐘;其實這麼早起床一點都不難,雖然昨天晚上八點左右就進帳棚了,但這麼大的風讓帳篷搖整晚,我每次被搖醒都看一下手錶看到底是不是差不多該起床了,最後終於三點半的鬧鐘響了,起床收拾裝備準備等吃早餐。
四點就聽到王大哥在喊「吃飯了~」,我們就帶著碗筷離開帳篷,這時看到其他團的山友有些已經收完帳篷準備出發了,難道他們是因為睡不著嗎....




吃完早餐就回帳篷做最後的整理,嚮導王大哥說把睡袋捲好裝好放在帳篷裡就好,是兩位協作給我們最後的服務(收睡袋及帳篷);清晨四點半集合完畢,我們就出發了,一開始就從溪谷瘋狂 抖 陡上,再加上前一晚沒睡好,我都走到懷疑人生了....
05:45 嘉明湖
一直走在空曠的山坡上,體感溫度我覺得應該在攝氏零度左右吧,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看到嘉明湖了,這時有些其他團的山友已經找好位置坐定位,甚至還有人搭起了小天幕擋風,我們也找到了個位置坐下,趕緊拿出風雨衣及羽絨衣來穿,看到手機收訊有訊號,打開「天氣」app 一看,媽呀 -6°C !只好喝了室友剩下的一些威士忌來暖暖身子(咦
接下來就是「太陽要出來了沒啊啊啊啊快點啊啊啊啊好冷啊啊啊啊」這樣一直循環....




嘉明湖位於台灣台東縣海端鄉,座落於三叉山東側,距向陽山直線距離 7 公里處,海拔 3,310 公尺,是台灣湖泊中第二高的高山湖泊,僅次於 3,520 公尺的雪山翠池。日治時期稱為「シヌべシ池」。
維基百科
06:34 嘉明湖日出
由 iPhone 的「天氣」app 得知今天日出時間為 06:34,在這邊吹風五十分鐘左右後終於要日出了。

冒出點小頭了,大家都開始興奮了,今天坐在這邊吹冷風快一小時就是為了這一刻。



太陽出來後,大家開心地拍照,一邊拍照還一邊流鼻水,也開始陸續往接下來的目的地前進了,這次行程的第一座百岳「三叉山」。







07:25 三叉山
上午七點半抵達三叉山(布農語:Hainsaran 或 Xansazan),完成人生的第四座百岳。

三叉山,舊稱哈音沙山,位於臺灣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與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之間,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 27。三叉山 3,496 公尺,屬於中央山脈。
維基百科



拍完大合照,繼續往下一個目標「嘉明湖山屋」前進。







在路邊第一次看到了新奇的現象,看起來有點像雪花冰,拍下來後趁休息時問了嚮導王棟慧大哥,原來這是「凍拔」啊。





10:10 嘉明湖山屋(海拔 3,340M)
嘉明湖山屋(以及之後的向陽山屋)的住宿是要事前申請的,詳情可以參考臺東林區管理處「嘉明湖國家步道」的官方網站,不過到這邊稍作休息及上廁所當然就不需要申請了,今天午餐就是在這邊享用,駐點的主廚幫我們準備了一鍋熱騰騰的湯米粉及紅豆湯,當然也是有煮好的熱水可以自己拿保溫瓶去裝。


清晨四點就吃早餐了,就算早上十點多吃個午餐也算正常吧。


吃完午餐背上裝備再度出發,這次是要前往今天的第二座百岳「向陽山」;好消息是,嚮導王大哥說我們將會輕裝攻頂。不過我們還是得揹著裝備走到叉路口啊....
走了快一小時,終於抵達向陽山的叉路口。

嚮導王大哥說這趟攻頂來回加上拍照時間大約一小時左右,所以把重裝放在路邊,重要物品帶著輕裝來回攻頂就好,我想也是,自己的裝備也夠重了,應該不會有人還想要去拿別人的物資。
雖然有幾位團員一開始說想在叉路口等我們幫我們顧裝備,但最後還是全員出發攻頂完成。
12:15 向陽山(海拔 3,605M)
抵達向陽山(布農語:Aliavtini 或 Aliavjini),完成人生的第五座百岳。

向陽山,又名紅葉山,位於臺灣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與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之間,為台灣知名山峰,屬於中央山脈,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標高 3,603 公尺,排名第 17。向陽山南方有關山嶺山,北邊連接三叉山。其特色為山體廣大高聳,山峰北側有直落一千公尺的懸崖。
維基百科


接下來就是山頂的拍照時間,拍完陸續沿著原路下山。應該穿著風衣上來的,風好大,吹起來超冷。




回到叉路口後喘一喘,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向陽名樹」。

路上經過了「關山大崩壁」(Guan Shan big collapse wall),因為我們在隊伍後半段,所以也不知道嚮導有沒有介紹這個地方,我也就拍拍照繼續趕上隊伍。


13:50 向陽名樹

向陽名樹是剛好位於登山步道旁的一棵玉山圓柏,玉山圓柏(Juniperus squamata Lamb)是臺灣分布海拔最高的樹木之一,高山氣候寒冷,其生長速度極為緩慢,胸高直徑每增加一公分,約需 24.422 年(每年增加 0.041 公分),在生物學、物種保育及環境變遷上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
生長於此處的玉山圓柏,胸高直徑約 40 公分,樹齡近千年;常年受強風吹襲而形成雄偉奇特的姿態,但由於樹根周圍的土壤常因過度踩踏而過於堅硬密實,甚至根部受損,影響其生長及健康,所以在玉山圓柏周圍繞起了一圈繩子,希望山友不要靠近去踩踏。
我們就在這邊稍作休息,大家輪流去跟千年圓柏拍拍照。

15:00 向陽山屋(海拔 2,850M)
這次的行程終於接近尾聲了,下午三點左右走到了向陽山屋,一樣也是一個住宿需要抽籤的山屋,抽籤資訊詳臺東林區管理處官方網站,跟嘉明湖山屋比較起來,向陽山屋似乎比較新,而廁所比嘉明湖山屋乾淨好用!
事後跟前同事聊到嘉明湖,他說向陽山屋是他之前老闆承攬的工程,哇那在這邊施工及監工不就是要住帳篷或是要每天爬山上來嗎!


向陽山屋位在登山步道 4.3k 的位置,距離向陽登山口(0k)已經不遠了,也就只有一條路,從向陽山屋離開後就一路走下山,似乎大家都歸心似箭,也沒再中途休息了。







在下山的路上,第一次看到一對野生的帝雉,可惜來不及拍照,如果想知道帝雉長得如何,可以掏出錢包裡的新台幣一千元鈔票,小朋友們的另一面就是帝雉了。
帝雉又稱台灣帝雉、黑長尾雉,俗稱羅漢腳雉、海雉、烏雉,是臺灣本島特有的長尾雉屬鳥類,分布於臺灣的中、高海拔山區,最高曾見於 3,850 公尺附近,是臺灣的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帝雉被列為世界近危鳥類,與藍腹鷴同為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臺灣特有雉科鳥類。
維基百科

17:00 向陽登山口(海拔 2,380M)
終於回到登山口,送我們到戒茂斯登山口的那兩部福斯九人座商旅車已經在路邊等著我們了,把裝備放到後車廂,接過王大哥從保溫箱裡拿出來的台灣啤酒及可口可樂等飲料,迫不及待打開一飲而盡,啊真是令人懷念的氣泡飲料啊(咦
先從台東到花蓮送了花蓮三人幫回家,晚上八點在花蓮玉里繞了好久也找不到還有營業的餐廳,最後就找到一間比較大的便利商店隨便吃了晚餐,因為在山上最後一段步道一邊走一直在講要吃牛肉麵還要切小菜,所以晚餐就選擇了台酒的「花雕酸菜牛肉麵」及「花雕雞麵」泡麵,吃完後上車幾乎是瞬間昏迷一路睡到台北,回到新莊時已經快凌晨三點了,真的是還好有專門的司機接送。
最後是第三天的體能訓練相關資訊。

我發現,第三天的步行距離,根本比前兩天加起來還多(第一天 6.50 公里耗時 04:34:18,第二天 10.80 公里耗時 07:03:07,第三天 21.68 公里耗時 12:34:41)!第三天果然是最硬的一天,而且前一晚還沒睡好 T.T
還有使用「世界迷霧」這個 app 記錄的路徑。

該來想想下座百岳要挑戰哪裡了。
【番外篇之一】三叉限定 – 干貝清雞湯拉麵
回來後,此次登山團的團長在 2022 年 3 月 9 日,針對三叉山推出了「三叉限定」拉麵。
限量 33 碗,沒吃到,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吃到這碗我們也有參與到的百岳拉麵。
【番外篇之二】向陽限定 – 炸醬天婦羅拌麵(素食)
在 2022 年 4 月 9 日,針對向陽山推出了「向陽限定」拉麵,結果這天剛好已經安排了墾丁潛旅,為了海,只好放棄山。
THE END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