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2022 Taitung 台東之旅 – Day 2

2022 Taitung 台東之旅

今天(2022 年 9 月 4 日)的台東之旅真的就是行程滿檔,但不想一早就跟旅行團在一樓的餐廳搶早餐,所以還是先到台東桂田喜來登酒店(開箱看這裡)三樓的三溫暖烤箱一下爭氣蒸汽一下,八點半才去吃早餐。

早餐

一樣是弄個一整套的套餐。
冷麵。
跟昨天一樣的滷肉飯,但今天特地向廚師要了一顆半熟的荷包蛋放在飯上,看那蛋黃流在滷肉飯上喔喔喔 ♥

吃完早餐回房間把該拿的東西拿一拿,就開著租來的小車出發,昨天是往南走,今天要往北開;今天走藝文路線,主要的目標是設置在台東各地,於東海岸大地藝術節Taiwan East Coast Land Arts Festival)各年創作的藝術品。

加路蘭遊憩區 Jialulan Recreation Area

首先來到的是加路蘭遊憩區(Jialulan Recreation Area),在這邊就擺放了不少年代的作品。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18【豔陽下的綻放】Bloom Under The Sun

在停車場停好車,就從附近路邊的公車亭開始逛起,是被譽為東海岸最美的公車亭艷陽下的綻放

加路蘭,一片空曠的海濱草原,可以遠眺海岸山脈與都蘭灣連綿交會的壯闊景致,北方的小溪因為溪水富含礦物質,洗髮後烏黑亮麗,因而被此地阿美族人稱為「黑髮溪」,族語「kararuan」(洗頭的地方)音譯便成為「加路蘭」。這裡是東海岸山海走廊的南端入口,景緻絕美但風勢強勁因此作物樹木難以生長,夏季常是烈日曝曬,藝術家特地為在這裡等候公車的部落族人和旅人創作了這樣一件作品在艷陽下綻放,陪伴旅人呼吸著土地的芬芳,和春雨夏浪秋颱冬風四季的養份。(藝術家:饒愛琴)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東海岸最美的公車亭「艷陽下的綻放」。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21【旅人的眼睛】 The Travelar’s Eyes

對於古勒勒來說,眼睛是一個人內在靈魂與外在世界接壤的通道,而東海岸大山大海激盪交織的美,絕不僅止於視覺上的壯麗,更具有洗滌人靈魂的巨大能量,他希望透過這對回收鋼筋雕塑的旅人之眼,讓駐足在這片山海之間的觀者,除了看見波瀾壯闊的美景之外,還能重新返視自己與自然的依存關係。(藝術家:達比烏蘭.古勒勒)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我的好朋友 My good friend

我的好朋友是 2005 年的作品,是由鐵道枕木所創作的作品,似乎不是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作品,因為沒有看到藝術節的介紹牌。

歡迎過路的旅者,有一個輕鬆愉快的旅程。(藝術家:林忠洲)

臺東大美術館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21【月亮住在海裏】The Moon Lives in the Sea

伊祐小時候一直認為月亮的家在海裡,因為它每次都從海的方向上來,其實月亮是族人觀察潮汐變化重要的訊息,就好像知道了大海的呼吸吸氣吐氣的時間,因為月亮和太陽的引力的引響才有了一天24小時有各兩次的漲潮退潮,這個時間點也是海洋民族邦查人(阿美族人的自稱),判斷下海抓魚和採集貝類海菜的時刻。人、島嶼、月亮與海洋的細密關係,是邦查人尋找物質與精神蛋白質的冰箱。(藝術家:伊祐•噶照)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除了這些藝術品,加路蘭遊憩區也是看海的好地方,散步了一下,驅車前往下個景點。

在鋼筋上插上石頭比一般的護欄好看呢。

渚橋休憩區 Zhuqiao Recreation Area

這件作品位於渚橋休憩區(Zhuqiao Recreation Area),距離加路蘭遊憩區往北再開車約九分鐘的路程。

渚橋休憩區在臺 11 線 148K 處。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22【我在月光海 我很勇敢】I Am at the Moonlight Sea, and I am Brave

以鋼筋作為結構及塑形,竹子作為包覆,圓型線條流線完全融入大山大海,不管任何角度都可融入山海,中間不規則圓形白水泥基座在磁磚馬賽克拼貼增加活潑色彩也易保留,重點可供遊客駐留片刻。人一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感受在母親的懷抱,沒有人是座孤島,大山、大海將我們相連~(藝術家:哈拿.葛琉)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水泥基座裡的馬賽克拼貼。
另一端的馬賽克拼貼。
旁邊還有個「一級加密控制點」,衛星定位測量使用。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Xindong Sugar Refinery Culture Area

接下來就是要去吃午餐了,不過開到半路忽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景點,看看離午餐預定的時間還時間充裕,就決定繞進去參觀一下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新東糖廠(又稱都蘭糖廠)位於具有聖山之稱的都蘭山下,是一座位在臺灣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的私人糖廠;為臺灣東部地區僅存的早期紅糖製糖工廠建築群,該糖廠於 1991 年已停止製糖業務。2001 年轉型為提供給藝術家及工藝師進駐的文創園區供遊客參觀。

維基百科
咖啡屋。
咖啡屋內。
出力釀!聞到酒味了!是釀酒廠吧,要好好參觀一下!

出力釀釀的是阿美族傳統的糯米酒,假日限定在 11:00 ~ 17:00 開放試喝,所以 Apple 也在老闆介紹後試喝了一點(嗚嗚我也好想試喝,可是我還要開車),然後就....

買了一瓶....我不能試喝,只好買回家再喝!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不過老闆說這酒要冷藏保存,想到我們還得在外面跑一下午,感覺實在是不太妥當,不想帶著酒在車上曬一下午然後帶回去後酒就不好喝了,問了老闆今天的營業時間,決定先把酒寄在這邊,晚點回程趕過來拿(因為老闆說沒剩幾瓶了,只好先付錢搶下來再說,還好只收現金,我手上的現金只夠買一瓶)。

買好了酒,繼續逛逛其他文創商店。

午餐 – 我在玩.玩冰箱

午餐是 Apple 在網路上找到的名店,需事先預訂,而我們預定的時間是 13:00。

馬路對面應該是個村民集會場所的空地,沒有活動時似乎是有開放停車,大家不要隨便在路旁亂停車呦。

食記就寫在這邊嚕。

金樽遊憩區 Jinzun Recreation Area

吃完午餐後的第一個景點,是再往北開大約四分鐘路程的金樽遊憩區(Jinzun Recreation Area)。

金樽遊憩區由小海灣、離岸礁、綿長沙灘和海岸崖壁等地景組成,因海灣形似酒杯,故名為「金樽」。金樽擁有綿延 3 公里柔細的海灘,因海岸地形及浪頭波力強,近年成為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場地,登上國際舞臺。

台東觀光旅遊網

從金樽遊憩區高處瞭望,可以見到臺灣唯一正在成長的陸連島,再看遠一點就是金樽漁港,金樽漁港附近有知名的台東美食 – 東河包子,不過我們剛吃完午餐,就沒想把要排隊好久的東河包子列入行程了。颱風警報發布,今天也沒看到有人衝浪。

陸連島(英語:Tied island, land-tied islands)是指島嶼面向海岸陸地的地方,海浪沖擊力較弱,泥沙較易堆積,形成沙洲,當堆積的泥沙將島嶼和海岸陸地相互連接時,就稱為這個和陸地相連的島嶼為陸連島,連接這兩者的沙洲則稱為連島沙洲。

維基百科

比西里岸部落 Pisirian

再來要前往的地點是比西里岸部落,是一處阿美族的部落,比西里岸 Pisirian 是阿美族語,有放羊的意思,這是部落原來的名稱。部落原本是在現址後面的山坡上,在 1947 年受颱風侵襲,嚴重損毀部落,所以遷移到山腳下的海邊定居。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20【等待漲潮 – 阿公的魚簍】Waiting for the tide to rise – Grandfather’s Fishing Basket

停好車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等待漲潮 – 阿公的魚簍

作品模擬海面上是魚群還是浮球?彼此相互轉譯辯證,以及定置漁網圍繞著巨型的魚簍,設計可進不能出的單一出入口通道,讓觀眾如同魚群置身於太平洋裡的漁場,最後跟著浮球魚群進入竹編魚簍的空間,被傳統文化、自然材質舒適靜謐地懷抱著,一起記憶著台灣東海岸上,還有阿美族人在使用傳統永續漁法的美好,正艱困地與工業破壞性漁法共存在太平洋上。而在與 PawPaw 鼓樂團青年接觸後,他們有著傳承的使命及熱誠,令人肅然起敬,我們有責任要珍惜維護這群孩子所愛的山海環境與部落文化。(藝術家:Apo’ 陳昭興、王亭婷)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可以看到遠處的三仙台嶼。

原本三仙台八拱橋也是列在今日(2022 年 9 月 4 日)的行程之一,但因颱風因素,拱橋暫停開放,只好等下次再去走了。

2022 年 9 月 17 &18 日,東半部發生數起強烈地震,在進行安全檢測後發現,橋體有明顯向南方位移之趨勢,在同年 12 月底公告封閉拱橋進行維修施工,預定 2024 年重新開放。

看完阿公的魚簍,我們就要去找羊群了。

Siri 領頭羊

遠遠就可以看到很高大的一頭羊,不只這頭領頭羊,堤防上也有很多可愛的小羊。

在阿美族語中,「siri」是山羊的意思(絕對跟 iPhone 的 SIRI 一點關係都沒有),這隻領頭羊是 2012 年由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帶著族人將漂流木一根根銜接固定,打造出來的裝置藝術,他就這樣望著三仙台。而旁邊的小羊們,看起來也是由漂流木所製成再以油漆上色。

我來當比例尺,就知道他是多巨大的一頭羊了。

當我們準備回去牽車前往下個景點時,看到了牆上有不少可愛的彩繪,又吸引我們在這部落漫步了一陣子。

咦這幅好像是幾米的畫作!

據說在比西里岸部落的各處,藏有幾米的 11 幅畫作,以繪本「走向春天的下午」主角小米與阿吉為主。

網路上找到了他原來的樣貌。

都歷遊客中心 Duli Visitor Center

下個景點「都歷遊客中心」,這邊也放置了不少藝術品。

都歷遊客中心為「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本部,與阿美族民俗中心相鄰。坐山面海的都歷遊客中心,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南眺可見綠島,美麗的山海風情,獨具東海岸的代表性,是歷年來舉辦「月光.海音樂會」的地方,而遊客中心內部,非常適合親子一同玩樂。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17【最強大的溫柔】The Most Powerful Gentleness

藝術家以蘭嶼達悟族婦女祈求海上捕魚的男人們能平安豐收歸來的甩髮舞為靈感,設計了這件作品。風中翻飛的髮絲,在藝術家眼中象徵著小島最溫柔而強大的力量,這是一件向女性強韌而溫柔的力量致敬之作。(藝術家:哈拿.葛琉)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人類建築】Human Construction

一個蛋型的球體被侷限在兩個立體方塊中,法布里修.德西用柔軟的皺折線條表現從圓到方的幾何拉距,使得包覆在球體和方體幾何表面的柔軟線條因創作者巧妙的設計瞬間充滿緊繃的戲劇張力,象徵生水泥叢林中人類生命的掙扎與束縛,令人省思。(藝術家:Fabrizio Dieci 法布里修.德西)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創作年代:2001 年,藝術家:Fabrizio Dieci 法布里修.德西。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20【轉變】Transformation

這是一件由自然物與人類在海洋經濟活動過後的廢棄物構成的環境雕塑。在山與海的邊界土地上,將有著山與海屬性的竹子與漂流木結合著海洋廢棄物聚合在一起,表現著自然本身的流動狀態,創造一個有著颱風形式的棲息地,它也是人在自然之間的思索空間。(藝術家:李蕢至 & Lua Rivera)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18【公元 5390 年的凝望】Gaze from 5390 AD

台灣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島嶼,又被稱為夏至島。我們從小被教導北回歸線位在北緯 23.5 度是恆常不變的,事實上受地球自轉與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影響,北回歸線正以每年約 14.4 公尺的幅度不斷往南移動,抵達最南點之後再回頭往北移動,一次南北移動的循環大概有 180 公里距離,歷時約 37158 年,因此推算出約公元 5390 年北回歸線將抵達台東都歷。此刻的我們無法迎接三千年後當北回歸線抵達台東的一刻,但正因如此才富有超越時空的想像,創作者想聚焦的是對這片土地的關懷,等待三千年的時刻,我們與土地的關係是否有更好的相處方式?千年的淘洗之後,又有多少自然的改變?因此借用山林之間的台灣黑熊與紅頭綠鳩,作為這想像的引路人,兩者都是瀕臨滅絕的台灣特有種,除了呼應都歷東管處原本的阿美語地名「嘎都瑪樣(黑熊出沒之地)」之外,也深切期望牠們能維持強大的生命力,繼續生存在這塊土地上,成為人類覺察自我與生態最好的證明。(藝術家:眼蟲計畫)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The Tropic of Cancer after A.D. 5000 is here.(公元 5000 年後的北迴歸線在這裡)

【路】Way

創作年代:2001 年,藝術家:Joseph Visy 約瑟夫.維希。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2018【島嶼之影】The Shadow of Island

本作品大量使用了藝術家長年於太平洋邊緣行走所撿拾積累的物件,其中包括糾結於礁岩的廢棄漁線、尼龍繩,以及糖廠整修地面時蒐集的鋼筋。曲折的鋼筋重塑成人形與島嶼的雕塑,島嶼就像一個海洋博物館,蒐藏了我們遺棄的物件、生活的殘影。八件人形雕塑上透過族人們對於漁網的熟悉,進行繁複耗時的拆解並與之纏繞,所纏繞的色彩就同 ilisin 祭典上的衣飾般繽紛,相映著我們的身影,也重新站立在被丟棄於海邊的水泥磚塊上,那曾經是我們的居所。 太平洋是拉黑子出生的地方,他將色彩繽紛的「線」隱喻「水」,再巧妙的呼應水於環境的多變樣態。水順著洋流、蒸氣、落雨、河流,深入無數生命,縈繞於環境,也貫穿我們的身體。點出人、陸地與海洋的循環共生關係。(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星際的信號】The Signal to the Stars

「星際的信號」是一個圓錐體與四個圓柱體的有趣組合,是實用與非實用的物件錯綜表現,利用四個傾斜的圓柱體支撐圓錐體,加上圓錐體上有一根指往天際的圓柱,彷如一股力量向天竄升,簡約的形式猶如探討天體運行的物理現象,不論平衡卻能調和於無形,視覺上的接觸感覺像是結構上的功能。藝術家:Jiri Kovanic 傑瑞.高曼尼克)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創作年代:2001 年,藝術家:Jiri Kovanic 傑瑞.高曼尼克

都歷遊客中心好大,其實我還沒全部逛完,但已接近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的閉園時間,再算上開車路程,該離開了。

都蘭觀海平台

下一個景點是都蘭觀海平台,還好在新東糖廠文化園區附近,我們先去出力釀拿了寄放的糯米酒再往北開,從都蘭派出所斜對面的小巷子開進去,從糖廠出發大概五分鐘的路程就到了。

這景點大型藝術品,倒是有不少網美愛拍照的裝置藝術。

觀海平台平面圖,還有衝浪區呢。

步道旁就是以下這些~

拍拍照後就開車回酒店趕緊把糯米酒冰起來,整理一下休息一下就準備散步出門吃晚餐。

晚餐 – 林家臭豆腐

晚餐先用林家臭豆腐來當開胃前菜~

用餐區(?

雖然攤子上寫著「只有外帶,沒有內用」,但攤子旁邊擺了不少板凳,比較高的板凳就像小桌子,比較低的板凳....就向板凳。

有位置了!
炸臭豆腐就是要夾泡菜!

晚餐 – 客來吃樂

吃完臭豆腐更開胃了,更想吃點東西,決定來去吃點麵線及甜點。

來購買的客人還不少,還得必須排隊一下子。
菜單很簡單,就賣這些。

因爲這時是該死的武漢肺炎期間吧,只能外帶,不開放內用,於是我們就帶著去旁邊的市集邊聽歌邊吃晚餐。

大碗的大腸蚵仔麵線,NT$65。
大腸蚵仔麵線的腸子。
這天好熱,刨冰融好快!
吃完晚餐,在附近市集走走散步,就結束了這愉快的一天。

最後散步回到台東桂田喜來登酒店,洗個澡後躺到床上很快就入眠了,接下來就準備迎接這次台東之旅的最後一天了。

 

未完...待續...
To Be Continued...

 

上一集:【遊記】2022 Taitung 台東之旅 – Day 1

下一集:【遊記】2022 Taitung 台東之旅 – Day 3

Comments

標題和URL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