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合歡群峰(上) – 20220108 合歡山主峰

Hehuan Mountain Main Peak 旅遊

在 2021 年九月底下定決心,在 2022 年初要跟朋友去趟嘉明湖(海拔 3,310 公尺),所以我們在十月就開始到處爬山練習,對於兩個登山初心者,一開始就只是台北附近走走例如臺北大縱走的路線,最高大概就是七星山主峰吧(海拔 1,120 公尺),最遠也只是十二月底跑趟宜蘭的聖母登山步道(抹茶山)(其實這趟的起因是為了去宜蘭吃德國豬腳!),後來朋友建議還是要去先去走一趟合歡山北峰(Hehuan Mountain North Peak,海拔 3,422 公尺)適應高山,於是就在十二月底訂了一月初在清境的民宿,安排了一個兩天一夜的行程(我們果然是行動派啊)。

在出發前一天就看到新聞報導,中央氣象局預測合歡山會降雪,部分路段將會進行交通管制,當天清晨六點多開車出發時就開始注意管制消息;由於合歡山北峰登山口要從「小風口」進入,而要前往小風口將經過管制區,通過管制區需加掛輪胎雪鍊,一來租用雪鍊要多花一筆費用,二來沒雪地駕車經驗也不想冒這個險,所以在高速公路上我們就決定將目標改為合歡山主峰合歡山東峰,至於要怎麼抵達登山口,或能抵達哪個登山口,就當場再隨機應變了吧。

上山交通方式

在上午十點抵達清境的民宿,問了民宿服務人員當下的交通管制狀況,得知從昆陽停車場就開始管制了,連武嶺都到不了了,由於民宿有提供免費停車場,就決定把車停在這邊再來想想該怎麼安排;查了一下導航,如果要去合歡山東峰,要先到「松雪樓」,而從民宿走到松雪樓要四個多小時!然後就看了一下公車,竟然有公車(南投客運的 6658A,路線圖、時刻表、票價詳這裡)可以前往小風口,而民宿附近就有一個站牌。

要去合歡山主峰可以搭到昆陽停車場或武嶺,要去合歡山東峰可以搭到松雪樓,要去合歡山北峰可以搭到小風口;6658A 一天就三個班次往返清境農場及合歡山,都會經過我們想去的這些地方,決定就是他了,看了一下時刻表,還要一個多小時才會發車,我們就決定先散散步熱身,開始往合歡山前進,看能走到哪邊再上車,一開始這幾站都在比較熱鬧的地方,沒走多久就一個站牌,等走到「松岡」覺得應該差不多了,看了一下地圖,過了「松岡」到下一站「梅峰」就很遠了,推斷應該是過了松岡就沒啥民宿及店家了,就在「松岡」等 6658A 到站了。

路上經過了「清靜最高門市」(7-ELEVEN),海拔 2,050 公尺。
走沒幾步,又看到「清淨最高」,海拔 2,052 公尺,高了兩公尺,果然是『一家還有一家高』....
之後沒有再看到便利商店了,應該可以說是目前的最高門市了吧,就看之後還有沒有人要開在更高的地方了!

上車時,司機先生說因為交通管制,只能開到昆陽停車場問我們還要不要搭乘,其實我們也沒概念那是在哪,至少是離山上更近了點,那就走吧;差不多一個小時左右,最後在「昆陽休息站」提醒了下班車,也就是末班車的發車時間,並且也是在同個地方搭車,之後就讓我們下車了;對了,車資除了現金,也可以使用一卡通悠遊卡,一樣是上下車刷卡,很方便呢。

在這邊下車,從這邊再上去就開始進行交通管制了,也一堆業者在這邊出租雪鍊,不少車在這邊拆裝雪鏈。
太魯閣國家公園最東及最西各有一座界碑,這座是在最西邊。

不免俗地如同觀光客般跟各牌子拍拍「到此一遊照」,決定今天就從在這附近的合歡山主峰開始吧。

合歡山主峰

依照「健行筆記」 app 查到的資訊,登山口位於台 14 甲線 29.5 公里處,而昆陽位於 29 公里附近,應該走一下就到了。結果我們沿著柏油路一直走到 29.5 的牌子還沒看到可以登山的地方,一度還以為路邊偶而出現的小步道就是登山口,雖然覺得怪怪的但也只好繼續往前走,大概走到 30.6 公里的地方,終於在左手邊看到「合歡山主峰登山口」的牌子,這樣就沒錯了,接下來就是一直走路及拍照行程。

合歡山主峰,又稱合歡主峰,海拔 3,417 公尺,為臺灣百岳之一,排名第 37。 合歡山主峰地處中央山脈,位居南投縣仁愛鄉境內,為合歡群峰之一。在山頂設有三等三角點,中央氣象局合歡山測候站亦設置於此。合歡山主峰現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並有林務局於此設立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也為合歡山旅遊景點之一。

維基百科

依照步道導覽所示,步道長度為 1.8 公里,步道等級為第三級,所需時間往返約需兩小時。好,出發。

走一走之後,開始在路邊會看到一些積雪了。
走一走雨變大了,不,是雪!開始有雪打在身上的感覺,因為背包裡有相機,怕背包會濕掉然後相機也遭殃,新買的背包套就派上用場了。
結冰了,好可愛。
經過碰到這些樹枝時還會聽到冰塊撞擊(?)的叮叮聲。
路邊的小雪人。
散步在白色世界中,今天應該穿雪地迷彩的。
合歡山主峰上還有全臺最高的軍事基地。
合歡山主峰,登頂!海拔 3,417 公尺。
有好幾隻不怕人的小鳥在地上跳啊跳的。

今天剛好有不少人登頂,排隊拍拍照,待了一下就準備下山了。

走回到合歡山主峰登山口,距離末班車發車還有段時間,就決定再走去武嶺打個卡,也跟風到此一遊。

原來武嶺石牌下就有個公車站牌,如果沒有管制,這邊是可以上下車的,也是很方便。
知名的「武嶺」石牌,一定要來個『到此一遊』。

這邊排隊拍照的人更多,比主峰上還多,所以要拍美美雪景照還是去附近的合歡山主峰步道走走就一堆了;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開始下山,往昆陽停車場出發,走到一半,發現我們要搭的 6658A 竟然與我們錯身而過,原來是昆陽到武嶺解除交通管制了,公車的末班車就改成從武嶺發車再下山,可惡啊應該先問警察伯伯的,就可以少走這一段路在武嶺等車就好。

下山一路從有積雪走到沒積雪,快到昆陽停車場還有個爸爸問「還要多遠才會看到雪」,這題好難啊我根本沒有在記這種事,走就對了。

今天在登山時看到的都是一片白茫茫,只有在搭車下山才能看到遠處的山頭。

在民宿附近的「蘋果園」站下車,這時也可以辦理 check in 了,拖著行李進到房間,在房間裡拍拍照稍作休息;由於在山上只吃了一個飯糰及幾片巧克力,放鬆下來就感覺餓了,決定立刻開車前往餐廳。

民宿房間的小陽台,可以坐在這邊喝酒喝咖啡看風景。

晚餐時間

今晚吃這家,清境滇之南傣族風味餐,據說是「景觀餐廳」,不過吃晚餐是看不到外面景觀的,白天來用餐的話應該是可以看到窗外美麗的山景。
小份的傣族風味餐「簸箕飯」(NT$1,000),用一個竹編籃裝了所有的飯菜;簸箕就是那竹編籃。
加價 NT$200 把套餐附的湯換成了「黃金蟲草養生雞湯」。

「簸箕飯」,很特別的餐點吧,內容有:他奶奶的蒜頭飯、高山高麗菜、擺夷錦灑、高山食蔬、雲南椒麻雞、雲南大薄片以及雲南賽雞樅,裡面大部分的菜都有點涼涼的不是很熱,還好有鍋熱湯可以暖暖身子。

心得

合歡山被認為是最容易攀登的百岳,登山口就在公路旁就是方便,合歡山主峰步道(Hehuan Mountain Main Peak Trails)是條不難走的步道,整路都是斜坡沒有階梯,個人覺得難度算低,不需什麼特殊技巧只要體力夠就走得完,當然啦難度是比較主觀的感覺,提供給大家參考嚕。

今天都只看到白色世界,明天還有一天,希望天氣會好一點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景;至於明天的計畫,就看公車可以開到哪站了,明天上車後再決定吧。

另外真的要說 iPhone 13 Pro 的夜拍功能真的好厲害,只可惜今晚雲有點多,晚上就泡在浴缸裡邊消除疲勞邊看星星及雲了。

這張是用 iPhone 13 Pro 直接拍攝的照片,無再進行調整。
這是用 iPhone 13 Pro 拍攝後有進行一些調整的照片。

下集,星期天到底會不會好天氣呢!能否再添座新的百岳呢!下集上線嚕〜

 

官方網站:合歡主峰步道 – 太魯閣國家公園

Comments

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